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58小说网 > 其他类型 > 不装了!有朕在,大秦亡不了嬴政赢子婴无删减全文

不装了!有朕在,大秦亡不了嬴政赢子婴无删减全文

汾清三杯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半晌后,嬴政问赵高:“赵高,这些个军功,能封个什么爵位?”果然!大王真的要给自己的孙子封爵。可三岁的孩子啊,而且还是长孙太过奇幻。赵高几乎没有思索,直接开口道:“回大王,按照大军律法,这等数量的军功,当加封九阶五大夫!”赵高说完,便直接退了回去。李斯深吸一口气,一次就直接升到了九阶,虽说对子婴没什么用,可也足够吹牛的了。“怎么样?子婴,有什么想说的?”听到赵高的话,嬴政笑着问。子婴此刻还懵懵懂懂,对于大秦的军功制度,子婴知道不多,三岁的孩子,哪里能有多少的记忆?于是子婴思索了下,问:“能换吗?”“嗯?”嬴政一时间没反应过来。而一旁的赵高和蒙毅都听的清楚,台下的百官,也听的清清楚楚。不少人心中暗骂,果真是三岁小儿啊,这到手的爵位竟然不...

主角:嬴政赢子婴   更新:2024-11-14 10:05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赢子婴的其他类型小说《不装了!有朕在,大秦亡不了嬴政赢子婴无删减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汾清三杯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半晌后,嬴政问赵高:“赵高,这些个军功,能封个什么爵位?”果然!大王真的要给自己的孙子封爵。可三岁的孩子啊,而且还是长孙太过奇幻。赵高几乎没有思索,直接开口道:“回大王,按照大军律法,这等数量的军功,当加封九阶五大夫!”赵高说完,便直接退了回去。李斯深吸一口气,一次就直接升到了九阶,虽说对子婴没什么用,可也足够吹牛的了。“怎么样?子婴,有什么想说的?”听到赵高的话,嬴政笑着问。子婴此刻还懵懵懂懂,对于大秦的军功制度,子婴知道不多,三岁的孩子,哪里能有多少的记忆?于是子婴思索了下,问:“能换吗?”“嗯?”嬴政一时间没反应过来。而一旁的赵高和蒙毅都听的清楚,台下的百官,也听的清清楚楚。不少人心中暗骂,果真是三岁小儿啊,这到手的爵位竟然不...

《不装了!有朕在,大秦亡不了嬴政赢子婴无删减全文》精彩片段


半晌后,嬴政问赵高:“赵高,这些个军功,能封个什么爵位?”

果然!大王真的要给自己的孙子封爵。

可三岁的孩子啊,而且还是长孙太过奇幻。

赵高几乎没有思索,直接开口道:“回大王,按照大军律法,这等数量的军功,当加封九阶五大夫!”

赵高说完,便直接退了回去。

李斯深吸一口气,一次就直接升到了九阶,虽说对子婴没什么用,可也足够吹牛的了。

“怎么样?子婴,有什么想说的?”听到赵高的话,嬴政笑着问。

子婴此刻还懵懵懂懂,对于大秦的军功制度,子婴知道不多,三岁的孩子,哪里能有多少的记忆?

于是子婴思索了下,问:“能换吗?”

“嗯?”嬴政一时间没反应过来。

而一旁的赵高和蒙毅都听的清楚,台下的百官,也听的清清楚楚。

不少人心中暗骂,果真是三岁小儿啊,这到手的爵位竟然不要。

有人更是哀叹,莫不是小公子想拿这居委换点糖果?这果真是暴殄天物啊。

可转念一想,大家也就释然了。

对方是谁?人家是大王的长孙啊,搞不好未来还是大秦的君王,哪里需要个什么爵位?

可能在他看来,这等爵位还真比不上一个糖果。

李斯在心里又急又气,真是人比人气死人,自己累个半死都没能有半个爵位,可人家天生含着金钥匙出生,把爵位都不当一回事。

一旁的赵高也是错愕了半晌,片刻开口道:“小公子莫开玩笑,这五大夫爵位可不小,哪什么换也不值当呢!”

赵高有意示好,虽然子婴这一脉失了势,可子婴表现的太过突出。

此刻的他越来越后悔收了胡亥当弟子,这胡亥跟着自己学习大秦的刑罚典籍,真个迟钝笨拙。

如果换成时子婴来学,想必早就进展神速。

子婴这时候,眨巴着眼睛,望着嬴政,认真道:“换我娘可以吗?”

嬴政的笑意僵住了,没想到这孩子竟然提出这般要求。

毕竟,才三岁的娃儿,离了母亲一个多月,想必想念的紧。

可自己毕竟下了令,岂是那么容易收回来的?

何况,自己的儿子扶苏,还需要王燕的协助。

那这自然,只能让自己的孙子苦一苦了。

一想到这孩子的经历和自己这般相像,嬴政竟一时间说不出话来。

台下的群臣也沉默了,这样的要求才符合三岁孩子的习惯。

纵使再聪慧的子婴,也需要娘亲。

感慨后的嬴政,道:“不必换了,找个日子,让蒙毅带你回雍城,去看看他们。”

“谢谢大父!”子婴立刻道谢。

让自己的护卫送自己过去,大父对自己的偏爱,子婴也看在眼里。

“可这军功你还是的领,子婴听封!”

听到这话,子婴立刻从嬴政身上爬了下来,小跑到嬴政对面,跪了下来。

滑稽可爱的莫要,惹得大臣么,抚须轻笑。

“子婴献计有功,今,封子婴为五大夫……”

……

九阶五大夫,这个爵位虽然不高,可普通人想要达到,基本上不可能。

斩杀170多名敌军,这等战绩,可无法达成。

当然,等你往上升后,有胜利的战役也可以增加军功。

像王贲等人,并不需要靠斩杀敌军,来获取军功。

五大夫,已经是普通人的天花板了。

可想要再往上,那就难如登天。

如果不是从小进行的培养,或者是天赋异禀,很少有人可以爬到将军的职位。

只有位居高位,升迁才更加的容易。


嬴政紧紧地盯着子婴,看着他坐在马匹上,晃动的幅度确实不大,而小马奔跑的速度也不慢。

哒哒哒的马蹄声,清脆异常。

这从明面上看,和子婴说的大致相同,这绝对是骑兵的行军利器。

“好了。”嬴政招招手,笑着对子婴说。

等子婴下了马,嬴政笑道:“这马具很不错,有意思,立刻让人打造十几副,让蒙毅带着人测试一番,若真有裨益,当在伐楚时,全军装备上。”

李斯立刻上前道:“大王,十几副马具倒还好说,可全军装备……”

李斯顿时犯了难,秦国可是有着七八万的骑兵部队啊,如果每一个马匹都要装备一套,这绝对是个天文数字。

哪里有这么多的物资能打造?

这马具本身就不在计划内呀!

“先试试,若真能行得通,再想办法。”嬴政想了下说道。

这下李斯才松了口气,只要不是让他搞物资,一切都好说。

虽说要试验一下,可子婴这番为了大秦的想法,还是值得表扬。

若是真的有用,那子婴就是大功臣,想到这里,嬴政道:“子婴,你为了大秦有功,等验证了作用在赏你,以后每日你来寡人的书房,寡人亲自来教导你。”

亲自教导?李斯和赵高闻言,心中骇然。

要知道,大王的长子扶苏,都是找的淳于越来教导,大王都没亲自教导。

可,子婴,大王竟然要亲自教导!

这说明了什么?

说明了大王看重子婴,看重子婴的发展潜力。

这无疑,是要把子婴当作继承人去培养啊!

这一则消息传出去后,估计整个大秦的官场都会震动。

七国本身就是相互联姻,相互牵制,关系错综复杂。

真要按辈分排,现在的楚王和嬴政还是一辈呢,两方都有些许血脉关系。

如果国夫人生下王子,那这王子和齐国的下一个国君又有血缘关系。

这本就是七国的现状,秦国看似强大,也是被其他国家的士族所把控。

从华阳夫人到芈华夫人,再到现在的国夫人。

只要这些个夫人的子嗣继位,那这些夫人的娘亲,在他自己的国家地位就会上升。

可,扶苏的娘亲芈华已经被贬为庶人,就算扶苏登位,整个楚国对秦国没有丝毫影响。

想到这里,李斯和赵高的心中,犹如惊涛骇浪。

昌平君叛国对于秦国来说,绝对是巨大的损失,可大王竟然在这么大损失的基础上,为秦国找补回了这么多利益。

原本芈家影响力巨大时,大王不愿意立扶苏为太子。

可现在,芈家倒了,扶苏就算立为太子,也不会有外戚专权。

李斯心中震动,他已经能够猜想出,大王的真实用意,再一次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
估摸等到三年之约结束,公子扶苏就要变为太子扶苏了。

所以,今天才有要亲自教导子婴的一幕,这就是内定的下下一任的秦王啊。

子婴听到大父的话,立刻也猜到了其中的深长意味,立刻笑眯眯地点头,“那子婴可就明日去咯。”

嬴政笑着道:“行,不过,遇到难题,你可得替大父分忧啊。”

“那是当然!”

爷孙俩就这般在众人面前嬉笑着,国夫人听在耳朵里,也是心中不免悲凉,可转念一想,却又挺直了腰杆。

秦国能灭了楚国,齐国可是出了大力的。

胡亥既是自己的孩子,当不得国君,也得为一方公侯吧!


你出兵了,他就躲进草原,你撤退了,他就又杀了回来。

而匈奴多是骑兵部队,十万之众就是十万骑兵,就算把六国所有的骑兵都加在一起,恐怕也没有十万。

想要完全消灭匈奴,无异于天方夜谭。

何况,匈奴地界只适合种植水草,压根不适合种植农作物,在中原国家看来,不过是荒芜之地,打下来也没多大用。

若是这一次不处理好匈奴的事,恐怕和楚国的决战,会受到牵连。

听到无人应答,蒙恬这时候走出人群,请命道:

“大王,在下请命,前往上郡守卫边疆。”

见有人愿意去上郡,嬴政心中宽慰,而又是蒙恬,更是心中大定。

这个节骨点,伐楚的大将还未公布,这些所有的将军,都有可能会去带兵攻打楚国。

打下楚国,这可是大大的军功啊。

这个时候蒙恬要去上郡,等于放弃了军功的机会。

这让不少的武将内心,生满了佩服之意。

嬴政心中也清楚,可嘴上还是问道:“你若去了上郡,如何对敌?”

“回大王,骑兵之道强在冲锋,我大秦战马虽然不如匈奴,可若是采用步兵方阵稳扎稳打,破了那骑兵冲阵,匈奴……不足为惧!”蒙恬心中早有战法,此刻说出来也是自信不已。

嬴政闻言连连点头,赵国采用的是胡服骑射,参考匈奴人的战法,秦军也擅骑射,可马匹没对方多,听得蒙恬的计划,忍不住拍手称赞。

“好,你既有对敌之法,今日朝会结束,便领了虎符去上郡吧,待到退了匈奴,寡人再给你摆宴庆功!”

“谢大王!”

退了匈奴,这句话谈何容易?匈奴之患,哪有这么容易解决的。

蒙恬此去,不少人心里都清楚,少则五年,多则十年,蒙恬回不了咸阳。

可蒙恬心中却是安宁,楚国失利让他备受打击,这一次能去上郡也算为国出力。

就在这时,王翦带着子婴缓步走入大殿……

站在末尾的官员,看到王翦立刻吓了一跳,立马让出了一条道。

嘴上还说:“王老将军,你怎么来了?”

听到声响,百官均回头望去,当看到王翦与子婴时,都吓了一跳。

王翦不是在雍城养病吗?

怎么会出现在这里?

这小公子,不是去了雍城探亲吗?

怎么就和王翦一起来了?

大殿内,除了知情的李斯和赵高外,其余人皆是不解。

尤其是大殿内的武将们,当看到王翦生龙活虎时,心里不免有了强烈的危机感。

莫不是……王翦老将军,前来抢权的?

伐楚大军的统帅尚未敲定,六十万大军,这可不是只要一个将军。

除了统帅外,必然还需要不少的将军领兵,否则这六十万大军的调度就成了问题。

而待在咸阳的将军们,一个个都在等着大王颁令,期待着自己可以在队列中。

原本,有资历被选为统帅的只有几个人。

李信、蒙恬、王翦、王贲和蒙武,前三个要么是戴罪之身,要么是养病在家。

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一次的统帅大概率,是要给到王贲将军。

可大王却一直未下令,让王贲将军从前线调回,一直驻守在大梁城。

这又让不少人猜想,最有可能的就是蒙家的蒙武,毕竟王翦老爷子是暴脾气,被大王薄了面子,怎么会主动请缨?

可此刻,王翦却真真实实出现在大殿内。

只见到和子婴走到人群前,立刻跪下道:


事实上,李斯确实猜到了大王的想法。

能在这个节骨点问这个问题,一定不是大王心血来潮。

大王盯着小公子的去向,问这个问题,答案已经很明显。

能破楚国者,王翦是也。

可王翦年岁已高,这一次更是称病回家养老,不知道大王是真的要召回他么?

听到李斯说完,嬴政却是笑了,“怎么?话就说一半,继续,到底是才合适。”

“大王,适合统帅六十万大军的人选,非王翦莫属。”猜出了大王的心思后,李斯放心地说出了答案。

嬴政闻言,没有回话,半晌后才点点头。

可紧跟着又叹了口气。

“大王不必叹气,王翦虽然固执,可小公子已经前往雍城,搞不好能说服王翦将军。”

嬴政转过头来,望着李斯,眼眸中有着赞许,没想到自己的心思都被他看穿了。

能在自己惆怅的时候,出言安慰,这李斯挺上道的。

“王翦是个倔脾气。”嬴政开口道,“这去雍城养病,摆明了就是生闷气,估摸着现在正等着我登门呢。”

年初商议,王翦要六十万大军才能伐楚,可李信才要二十万即可,嬴政选用了李信的计谋,王翦则称病回了雍城。

可眼下,李斯大败而归,倒是真的需要六十万大军时,却只有王翦合适,他不正等着大王上门谢罪么?

“大王,我观小公子人中龙凤,虽三岁,可已通人事,想必他知晓大王难处,此次前去乃是劝导王翦将军。”赵高见缝插针上前劝慰。

“是啊,大王,小公子这等聪慧之人,臣可是闻所未闻,一定能够带着王翦将军归朝。”李斯也附和道。

听到两人夸赞自己的孙子,嬴政听完很是受用。

带着笑意道:“子婴……确实不错,可别依仗人家一个三岁的孩童,等到人马调度齐全,你二人随我去一趟雍城。”

“诺!”

……

咸阳距离雍城并不远,三日的路程便已快到。

还未到城门口,坐在马车里的子婴,就听外面来报:“将军,雍城外,有一队人马正在等候。”

蒙毅点点头,转身对着马车整箱禀报,子婴掀起帘子自己出来了。

“想必是我娘亲,在等着我了。”

……

刚出咸阳时,子婴就派遣了信使去了雍城。

估摸着扶苏夫妇早就在城外等着了,几个月不见,王燕也是想儿子紧了。

等看到车队,不等车队走近,她倒是直接骑马赶了过来。

这时候的子婴,正站在马车上,只看到一袭红衣的人冲了过来,还没明白怎么回事,就被王燕单手提了起来。

“子婴……想死为娘了。”王燕搂着子婴就扶着上了马。

蒙毅早就看到了王燕,自然没有阻止。

可没想到,这王燕竟然抱着子婴就朝着雍城赶了过去。

无奈之下,蒙毅只好带着其余人,朝着雍城而去。

感受到脸上的泪水,子婴也是抽噎了一下,低声道:“娘亲可好?”

听到自己儿子的声音,王燕却是哭的更厉害了,当初在章台宫外,听到子婴开口说话。

王燕感动不已,可转眼间就与儿子分别了。

每天在雍城,就是担心子婴吃不好穿不暖的。

这算下时间,都过去了两个多月,在这期间听到自己儿子竟然被封侯了。

也是大感意外,没想到子婴一个人在王宫内,过的比自己想象中的好。

这反而让她有了一种失落感。

到了城门外,子婴却见一帮子身穿铠甲的将士,早已等着 了,而另一边,却是一大群的百姓,在翘首以盼。


听到王绾的话,嬴政的脸色顿时不太好看。

一旁的李斯见状,也再度请谏,“大王,请三思啊!据探马来报,项燕此刻四十万大军,正在四处攻伐,保不准就要攻打函谷关。”

“来了更好!当年五国联盟,来攻我大秦,可结果如何?还不是大败而归?区区一个项燕就把你们吓成这样?”嬴政背手而立,目光扫视了一圈。

武将们都低下了头,不敢直视大王的目光。

函谷关易守难攻,这是大秦重要的屏障,这么多年,还未曾被人破过。

可项燕也不是等闲之辈,这么多年来,能得封武安君的,只有四个人。

赵国的李牧和苏秦、秦国的白起,以及楚国的项燕。

可见武安君的条件有多苛刻,连大秦当代的战神王翦,也未获得此封号。

这一次项燕临危受命,击溃李信蒙恬二人,更是彰显了其实力。

听到项燕有可能攻进攻函谷关,众大臣忍不住焦虑了起来,心知这函谷关断然不能有所闪失。

王绾顿了顿,上前一步,继续说道:“函谷关自然坚固,那项燕想必也知晓这些,可眼下,楚国风头正盛,臣建议避其锋芒,请大王三思。”

作为朝中老臣,王绾一心为了大秦,可在大王这番说辞下,王绾还是顶着压力劝慰,顿时感染了不少人。

为了大秦的安稳,不少大臣跟着拱手附和道:

“请大王三思!”

听到群臣的劝解,嬴政心中烦闷,多年来的努力,如果错失了这番良机,下一次的楚国,可就没这么好打了。

几十万大军大秦自然出得起,可眼下项燕勇武,整个朝内,无人能敌。

百官劝谏,也有百官的道理。

可大秦等了这一天,等了多少年?

历代先君的志愿,到了嬴政这一代,终于有实现的可能。

眼下楚国,乃是最脆弱的时候。

可群臣的态度,让嬴政犯了难,毕竟落实的工作都得他们去执行,其间的难处,想必他们最是知晓。

可这朝内,还有一人支持自己。

想到这里,嬴政鬼使神差地望向了子婴,他想看看这三岁的小孩,会有什么看法。

反正说错也不打紧,今日子婴给了自己太多惊喜。

扶苏虽然软弱,可自己这个孙儿他日定然可以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。

嬴政伸手招了招,让子婴站在他的旁边。

待到子婴走到跟前,嬴政笑着问道:“子婴,他日你若为王,你看着手下个个都不听你言,你当如何?”

这本是一句气话,子婴心里也知道,大父心里的无奈,他已经默许了群臣的建议,暂时不打算对楚国动武。

可历史的进程表明,后来嬴政又下了讨伐楚国的命令,并且足足调集了五十万大军。

虽然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,子婴愿意当这个进程触发的关键人。

子婴扫视了一眼台下的群臣,夹杂着一丝奶气的声音响起:“我大秦不养闲人。”

我大秦不养闲人,这几个字,犹如九天玄雷轰击在每个人的耳朵里。

在场的众臣都是聪明人,听到子婴的话,顿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,这不明摆着说他们不中用么?

嬴政闻言一愣,问道:“此话怎讲?”

“大父,您询问的是如何灭掉楚国,而不是为何打不下楚国。”

听了子婴的解释,台下的群臣顿时沸腾了起来。

没想到这三岁的小公子,竟然能说出这般话来。

“大王……这……这……”群臣想要解释什么,可话到嘴边却也说不出口。

子婴说得对,他们并未为君分忧,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好。

而李斯更是脸色瞬间煞白,这劝谏最凶的就是自己,若是大王听进这句话,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岂不是化为泡影?

可这番道理,若是从大王嘴里说出,他倒是不惊奇,可却是一个三岁小孩嘴里说出。

这怎么可能?

片刻后,他就想通了,这话一定是芈华教的,生在帝王家懂些驭人之术也是正常。

可这子婴才三岁,这才是让众臣骇然的地方。

有的大臣立马想到了芈华夫人。

身为大王的爱妃,权势滔天的芈家,对于子婴的培养那自然是十分用心,能说出这番话来,也合情合理。

只是不知道,这小公子,到底是今日才会开口,还是早已开口,一直在藏拙?

李斯身上惊出了一身冷汗,这咸阳城内果然没人是省油的灯,还好昌平君叛乱,芈家完了!

与其有想相同念头的还有赵高,他站在爷孙俩的身后,默默地在心里给芈华点了个赞。

听到子婴的话,嬴政愣了一下,转而大笑了起来,“说的在理,我问的是如何攻打楚国,而不是为什么打不下楚国,李斯!”

听到大王叫自己,李斯立刻跪了下去。

“除北御匈奴的十万大军,和驻守燕地的军马外,一共还可调集多少兵马?”

李斯心里顿时一沉,大王既然这样问,表明了大王的决心。

原本还想辩驳一番,可小公子都已经说了那番言语,自己再不配合,恐怕这官位不保。

于是直起身子,正色道:“回大王,雍城可用兵力三十万,外加驻守在函谷关的十万,以及四散在赵地的十万大军,一共可调集五十万大军!”

听到李斯的话,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将士有了,可到底谁来统领这些大军呢?

望着台下的武将们,最为耀眼的李信、蒙恬已经失败,而蒙武虽然身经百战,可也无法单独率领五十万大军。

思前想后,这大秦内可以亲率五十万大军的,也就只有一个人选。

可嬴政并不想让他来,想了会,嬴政道:“好,那就调集五十万大军,前往雍城集训,待到春暖花开之时,再进行出击。”

李斯听到这里一愣,原本他还以为大王会立刻兴兵五十万,攻打楚国,可没想到竟然先让集合,等到春天再打。

如果这样的话,那后勤方面的压力就没那么大。

李斯抬头望着台上的嬴政,看着那深不可测的表情,李斯忍不住轻声一笑,再度跪拜下去,道:“大王英明!”

“大王英明!!”大殿内,众臣跟着跪拜。

对于大王这般的决策,他们自然没有任何异议,大秦的底气还是有的,只是恢复需要一点时间。

定下了基本策略后,剩下的就是针对二十万阵亡锐士的善后事宜,这些,子婴都没有听进去。

站在自己大父的旁边,看着台下众臣子一个个汇报工作,然后再进行指示。

子婴很喜欢这样的感觉,总有一天,自己也能像大父一样,坐在这龙椅,掌控这个国家的命运。

可,一想到自己仅有四十余天的时间,子婴的小手又握的紧了。

这大秦不止是大父的大秦,也是自己的大秦,望着伟岸的大父,子婴断然不允许大父早逝。

好在,现在自己才三岁,一切都来得及!

早朝结束后,嬴政唤来了子婴的乳娘,把子婴接回了自己的住处。

秦王宫的后宫不小,王子嫔妃们,都是住在这里。

可见识过了紫禁城的子婴,自然觉得这王宫过于寒酸。

子婴趴在奶娘的怀里,无趣地打量着四周,除了环境生疏些外,并未有特别兴奋的事。

等到了住处,子婴这才发现,里外里竟然有十几位的宫女奴仆在等着伺候。

奶娘抱着子婴,笑道:“小公子,我们到家了。”

望着跪在地上的佣人,子婴忍不住道:“为何有这么多人?”

模糊的记忆里,子婴可不记得以前这里有这么多的佣人。

“这几个新来的,是大王安排的,这几个婢女是夫人留下的,他们去雍城时,一个也未带,嘱咐我们好好伺候好小公子。”奶娘听到小公子开口,也不诧异。

她早就从夫人那边得知了这件事,心里也是欢喜,把眼前这些个佣人一通介绍。

听到奶娘的话,子婴心里一阵感动,自己的娘亲走了还记着自己,而大父也怕自己过得不好,安排了这么多人来服侍自己。

刚被抱进屋里,奶娘就掀起衣服道:“半晌都未进食了,小公子饿坏了,来,小公子,先来点口食吧……”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